发布时间:2021-05-15点击数:1492字号:AAA
2021年5月15日,在经历了296天的太空之旅后,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所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及其着陆组合体,成功降落在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南部,实现了中国航天史无前例的突破:天问一号,成为中国首颗人造火星卫星。祝融号,成为中国首个“火星车”!这是中国成为继苏联、美国后第三个真正“踏上”火星的国家,也是首次火星探测即实现着陆的国家。
火星探测风险高、难度大,探测任务面临行星际空间环境、火星稀薄大气、火星表面地形地貌等挑战,同时受远距离、长时延的影响,着陆阶段存在环境不确定、着陆程序复杂、地面无法干预等难点。天问一号任务突破了第二宇宙速度发射、行星际飞行及测控通信、地外行星软着陆等关键技术,实现了我国首次地外行星着陆,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中又一具有重大意义的里程碑。
值得一提的是,支撑此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多项国内顶尖科技中,也有“英田光学”的身影。作为一家以精密光学系统解决方案为核心优势,集光、机、电、热、软、控制和信号处理等多学科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。自2017年就开始研制火星探测避障镜头所用的光学元件,从最早光学镜片的预研到最后提供正样光学元件,英田光学研制团队一路攻坚克难,实现了产品高可靠性等方面的技术升级,经历了一系列非常复杂的加工研制、测试以及极端严酷的各类环境实验,从基础原材料的甄选到各环节加工工艺的摸索修正,再到光学元件极端细致的防护措施,严格按照航天产品最标准的质量管控体系执行的。
天问一号火星登陆车在距离火星表面100米左右,设置一个悬停避障阶段,探测器悬停在空中,利用避障镜头进一步的360度观察火星表面,选择最合适的着陆点,对有石头、坑洞等地段主动避开,调整到一个相对安全的位置后着陆,着陆器需要在短短几分钟内完成超过1000个技术动作。而这一系列动作对避障镜头观察系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,也是一次巨大挑战,因此,火星着陆的难度量级远远高于火星环绕的难度。
天问一号探测火星,祝融号着陆火星,不仅是中国航天工程任务难度的新飞跃,更是我国在行星科学领域史无前例突破。天问一号将为我国深空探测领域打下重要的基础,同时,也给世界带来了对火星研究的丰富补充。“志之所趋,无远弗届,穷山距海,不能限也”。从“两弹一星”到“天问一号”,每一次进步的背后都凝聚一代代航天人的奋斗史,在探索未知的征途中,英田光学将与航天英雄们一路同行,在发展航天事业、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征途上不断谱写新的篇章,创造新的辉煌。
专注于高新科学技术的投资、孵化和应用,致力于以高科技引领企业、产业和社会进步,从而更好的满足人的本质需求。投资和服务的行业涵盖检测认证、工业互联网、人工智能、新材料、生物医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。